地址:洛陽市洛龍區開元大道長廈門街863創智廣場2棟904-905室
服務熱線:0379-61281888
手機:18625970988 15515385777
網站:http://www.aabbconfme.com
郵箱:1104092042@qq.com
一、棧道起源
棧道是我國古代在峭岩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艱巨,路途險惡,是我國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跡,《戰國策·秦》記載“棧道千裏,通於蜀漢”。川陝之間的棧道始建於戰國時代,拓展於秦漢兩代.由於古代戰火焚燒和2000年的蝕毀,古棧道留下斑斑痕跡,引人今人的感歎。古代的棧道中,90%的主體在漢中境內。
二、曆史背景
中國曆史中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戰術。故事說的是:劉邦取漢中後於公元前206年按大將韓信的計謀,派少數人修棧道,以轉移鎮守關中西部雍王章邯的注意力,暗地裏沿著西邊艱險的陳倉道(即秦棧),北出大散關,攻占了陳倉城,進軍鹹陽。
三、曆史上*的棧道
子午道,又叫子午穀。北口在長安縣,叫子口;南口在洋縣,叫午口,全長420公裏。鴻門宴後,劉邦被項羽貶到巴蜀地帶做漢王,就是沿子午道返回漢中。途中他聽張良的主意,燒了走後的棧道,以防止項羽南侵,又可使項羽不疑心劉邦北上。子午道的沿途有東漢發明造紙的蔡倫墓地和西漢出使西域使者張騫的墓地。
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穀,北口在眉縣的斜穀,通稱褒斜穀全長470公裏。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兩個石門通長16.3米、寬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當時開鑿山石不是用鐵器或火藥,而是原始的“火焚水激”法,據說是世界上*早的通車隧道。隧道內壁和石門南褒河兩岸崖上,留下漢魏以來曆代*官員和文人下士的提名和留詩,通稱“石門石刻”。1971年石門所在地因修水庫,有17萬方主要石刻移入漢中博物館保存。
金牛道,又叫蜀棧,金牛道是古代川陝的交通幹線,北起陝南勉縣,南***四川巴中大劍關口。此道川北廣元到陝南寧強一段十分險峻。詩人李白讚歎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是指的這一段。
米倉道,北起陝南南鄭縣,南***四川巴中縣,因穿越米倉山而得名。米倉道全長250公裏,繞山越嶺,攀行其間,如騰雲駕霧。
黨駱道,北從西安周***開始,翻越秦嶺,***漢中洋縣。
陳倉道,北起寶雞的陳倉,南到漢中勉縣。
連雲道,北從寶雞鳳縣,南到漢中的褒城。
祁山道,北從甘肅天水,南到漢中。
荔枝道,從漢中西鄉縣出發,翻巴山,到漢中鎮巴縣(定遠廳),再到四川萬源。